3天前2 分鐘【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中風與精神健康(1) -中風後抑鬱症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往往是腦神經科、腦外科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同合作。中風的過程影響腦部組織的血液輸送,令組織缺氧壞死,繼而一連串的發炎、釋出對神經有害的物質、纖維化及萎縮(Wium-Andersen et al., 2020)。患者接受急性中風治療後,還有數星期至數月的康復期,...
4月23日2 分鐘【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甚麼是難治型抑鬱症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當代的抑鬱症治療目標是以徵狀緩解(remission)及功能康復(functional recovery)作為骨幹。根據美國的大型前膽性臨床實務研究STAR*D Trial,整體徵狀緩解率為67%,即三分之二,其中70%能達致徵狀緩解的病人需要試用最少一或兩種抗抑鬱藥治療,...
2021年12月12日1 分鐘【抑鬱症專題】停一停,諗一諗,試試讓其他人幫幫自己 [抑鬱症系列]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患上抑鬱症有多痛苦,絕對不是一句"睇開啲啦"或"唔好諗咁負面啦"就可以解決。但是,抑鬱症絕對不是甚麽不治之症,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並讓病情越拖越嚴重。嚴重抑鬱症的患者除了#情緒低落 #失眠 #食慾不振...
2021年12月12日1 分鐘【抑鬱症專題】為甚麼總是難以集中精神? 怎麼記都記不入腦? [抑鬱症系列] 認知上的缺失 (Cognitive symptoms) 在抑鬱症患者上是頗為常見的。受到持續情緒低落的困擾,他們的專注力及記憶力亦同時受到影響,這亦使他們在工作上或學業、甚至生活上容易出錯或遇到困難。這些症狀如果發生在長者身上,有時甚至會令人懷疑他們患上了腦...
2021年12月12日1 分鐘【抑鬱症專題】再過2小時便要起床了,為何還睡不著?【抑鬱症系列】除了食慾不振,另一個常見於抑鬱症患者的身體症狀便是「失眠」。有些患者會出現難以入睡的情況,有些則會在早上比平時早很多起床並難以再次入睡。不論是那種情況,都會導致患者在日間無精打采或容易感到疲累乏力。 當然不是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會出現失眠,同樣地失眠亦不一定代表患...
2021年12月12日1 分鐘【抑鬱症專題】茶飯不思[抑鬱症系列]持續的情緒低落及失去對事物的興趣,抑鬱症的患者亦經常會出現一些身體的症狀(Biological Symptoms),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便是飲食失調。患者有機會出現食慾下降的情況,即使是平日最喜歡的菜餚擺在枱上,患者亦沒有從前對進食的喜樂。伴隨著食慾下降,患者的...
2021年12月12日1 分鐘【抑鬱症專題】沉悶的週末 [抑鬱症系列] 除了持續的情緒低落,抑鬱症的另一個主要徵狀是明顯的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或愉悅感。即使是週未的假期,亦沒有太多的興趣去從事甚麽活動。明明以前很喜歡的活動,即使費盡了力氣去進行,亦只有疲勞,沒有從前愉悅的感覺。 撰文:精神科專科 張正平醫生...
2021年12月12日1 分鐘【抑鬱症專題】鬱悶的星期一 鬱悶的星期一 [抑鬱症系列] 很多人在星期的心情特別鬱悶,我們稱之為“Monday Blues”。這種鬱悶的心情一般在一天結束後會慢慢平復。 抑鬱症的情緒低落則是比較持續的。這種失落的感覺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裏都會出現,並且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有時候,患者甚至會無故哭泣,自己都...
2021年5月16日3 分鐘【新冠系列】長期抗疫令人焦慮 精神科醫生拆解症狀+5招舒緩貼士【新冠肺炎/焦慮症/情緒問題】新冠肺炎持續逾1年仍反覆未停,長期抗疫令不少人港人變得焦慮不安,甚至對情緒帶來負面影響。精神科專科張正平醫生接受《Gofever高燒》訪問時表示,去年起多了市民因為情緒問題而求診,當中大部分與疫情有關,他分享有個案因為擔心受感染,完全不敢與他人...
2021年3月29日3 分鐘【新冠系列】情緒病患者,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嗎?執筆之時將近三月底,天氣變得悶熱潮濕,往日正是流感的高峰期。在這個時節以往多被問及接種流感疫苗須要注意的事項,今年則變成了﹕「我正在服用精神科藥物,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嗎?」或「我看到一些報導說有情緒病的患者不適宜接種新冠疫苗,是這樣的嗎?」筆者亦想趁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的...
2021年1月31日2 分鐘【抑鬱症系列】你真的只是不開心而已嗎?功課繁多、考試不合格、跟情人分手、升職加薪無望……生活總有一些令我們不愉快的事情。但情緒若持續低落,並影響日常生活,那便不只是不開心那麼簡單。 抑鬱症在近年愈見普及,甚或有上升趨勢,然而許多患者卻沒有尋求適當的治療。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未能察覺自己患病,亦缺乏對情緒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