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 VS 抑鬱症區別何在?臨床心理學家話你知如何處理哀傷情緒
MIRROR成員姜濤早前推出新歌《Dear My Friend,》,以悼念今年初猝逝的摯友而作,引發不少共鳴。上回與大家談及了甚麼是哀傷,但有不少人疑惑,哀傷的情緒與抑鬱症症狀相若,究竟兩者有沒有分別?其實,兩者並不相同,以下為大家解析兩者分別,以及分享處理哀傷情緒的注意事項。
哀傷會否加劇抑鬱情緒?兩者區別何在?
不少人都會疑惑,哀傷與抑鬱症有甚麼區別?而當我們出現哀傷時,又會否導致或加劇抑鬱症發作?其實,抑鬱症是可以同時與哀傷並存,亦可以從哀傷演變出來,當然,部分情況下,哀傷會加劇抑鬱症症狀。至於症狀方面,抑鬱症與哀傷症狀可以重疊,亦十分相似,包括出現強烈難過感受、失眠、沒有胃口、對事物失去興趣等等。不過,症狀相似不等於哀傷等同抑鬱症,因為兩者在心理學上的處理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抑鬱症持續悲傷情緒、不會隨時間流逝慢慢減輕
首先為大家講解兩者的不同之處,哀傷的症狀是會隨時間流逝慢慢減輕,如果身邊有朋友及家人支持,可能會沒有那麼難過,症狀會快點消失;然而哀傷情緒可能因某些節日到來被觸發而感到悲哀,但當回憶起與逝者開心的片段時,可能會會心微笑。因此,哀傷一般而言是不會長時間持續強烈。相反,抑鬱症患者會持續被低落情緒困擾、像充斥了每一刻,並不會間中出現樂觀及快樂感覺,亦不會隨時間流逝而減輕。
如抑鬱症情況嚴重,患者甚至會強烈地認為自己沒有用、説話或行動較遲緩、未能處理日常生活大小事,有自殺念頭,極端情況下可能會有幻聽等情況。因此,抑鬱症是需要透過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才能幫助患者康復。而哀傷則如早前所說的,是一個必然經歷的過程,是可以隨時間自我療癒。
少部分人哀傷反應持續或患「持續性複雜哀悼障礙症」
不過要留意,有少部分人哀傷反應會一直持續,甚或愈來愈嚴重,他們可能患有「持續性複雜哀慟障礙症」,病情會令他們無法適應新生活,甚至無法相信死者已離開,有時更會逃避與死者有關事物,甚或失去動力做任何事、想自己快點死亡,這些症狀與抑鬱症十分相似,所以如果大家在面對親友逝世後,持續出現上述症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時,就要正視問題,尋求專業人士諮詢。
話你知如何處理哀傷情緒
對於一眾正經歷哀傷的人士來說,首要做的事情是要接納親友死亡的事實,並開始正視哀傷而非逃避它,因為愈壓制只會愈加長哀傷過程,想真正療癒,是需要面對自己的傷痛,承載它亦同時得到釋放,才可向前走,經歷生命各種高低起跌,繼續成長。提提大家,每個人的哀傷經驗是十分個人化,沒有一個特定路徑可以預測,因此大家無需要批判自己的感受,需要哭就哭,需要獨處就獨處,無需要感到尷尬,當中亦沒有對與錯。
除此之外,大家不妨適時見下關心自己的朋友,感受他們對自己的支持,不需要為保護身邊人而勉強自己裝作堅強。讓自己適時流露和傾訴一下真正的感受,或可有助你整理與死者的關係及回憶等等。當然,大家亦要好好保重身體,經歷哀傷時對自己的情感及身體均造成很大負擔,所以大家要好好地照顧自己,讓自己有力量度過這些艱苦時刻,不妨去散步、做運動、亦要定時進食,有足夠睡眠,以及不要用酒精麻醉自己。
最後,大家可以嘗試以自己的方式抒發感受及紀念逝者,將他保存於你的內心及記憶之中,這等如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保持與逝者在情感上的連結。每個人的方式都不一樣,例如姜濤以一首歌抒發心意,有些人會寫信給死者,說出之前來不及與對方講的說話,有人會選擇畫畫、種盆栽、整紀念冊、代替逝者參與活動等。大家要明白到,哀傷最終結果不是要你完全放下與逝者的關係,反而是要與逝者建立另一種不同了的連繫。
當然,如果你認為哀傷情緒已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不妨可以尋求專業人士接受哀傷輔導,幫自己整理感受,以及學習方法好好適應生活。最後強調一點,哀傷是十分個人化的經歷,沒有所謂的對與錯,亦沒有即時見效的方法,所以不要將自己的感受與他人比較,因為如果經常批判自己該如何如何,只會增加自己痛苦,經歷哀傷是一個十分艱難及漫長的歷程,不妨給予自己多點耐性及體諒吧!
撰文:臨床心理學家 林蔚博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