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ADHD成因︰腦部傳遞物質缺損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成因,與腦部的「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傳遞物質不足有關,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引述研究指,ADHD患者的腦部體積較一般人小3%至5%,而掌管控制能力及情緒的腦前葉與腦顳葉的位置也較小,可能導致患者專注力下降及行為衝動等。 汪醫生提醒家長,應從小多加觀察小朋友日常行為,若耽誤治療ADHD,相關徵狀的影響可延續至中學甚至成人階段,對患者的社交、學習,以至整個人生規劃構成重大問題。他補充,只有專注力不足的患者病徵較不明顯,但可能反映於學業方面,故若發現子女學業成績持續下滑,再加上出現其他專注力不足徵狀,便應尋求醫生意見。若診斷上ADHD,愈早開展治療,對兒童維持穩定發展的幫助愈大。 藥物是治療ADHD的重要一環,汪醫生指出,假如單靠行為治療,較難全面改善病情及減少併發症︰「研究顯示,當ADHD小朋友接受藥物治療後,腦部中專注力及認知能力區域的活動可逐漸回復正常;相對沒有接受治療的患者,個別患者的腦部體積及功能可有明顯改善。」 現時,治療ADHD的藥物分為短、中及長效,藥效分別維持4、8及12小時。汪醫生稱,選擇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