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前2 分鐘【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中風與精神健康(1) -中風後抑鬱症中風後的康復治療,往往是腦神經科、腦外科及精神科醫生的協同合作。中風的過程影響腦部組織的血液輸送,令組織缺氧壞死,繼而一連串的發炎、釋出對神經有害的物質、纖維化及萎縮(Wium-Andersen et al., 2020)。患者接受急性中風治療後,還有數星期至數月的康復期,...
5月5日3 分鐘【中學生壓力】本港復課首日兩名中學生輕生引關注精神科醫生建議家長可留意子女是否出現6大異常情緒行為 受第五波疫情影響,本港中小學生今年需要提早放暑假,直至5月3日起,本港中學生開始分階段正式恢復面授課堂,但復課首日即有兩名中學生因為受學業問題困擾,而選擇墮樓輕生。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表示,學業、朋輩及社會變化等眾多因素...
4月23日2 分鐘【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甚麼是難治型抑鬱症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當代的抑鬱症治療目標是以徵狀緩解(remission)及功能康復(functional recovery)作為骨幹。根據美國的大型前膽性臨床實務研究STAR*D Trial,整體徵狀緩解率為67%,即三分之二,其中70%能達致徵狀緩解的病人需要試用最少一或兩種抗抑鬱藥治療,...
4月10日1 分鐘【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自閉症患者的情緒社交問題最近新聞報導一則不幸事件,有自閉症患者襲擊其他小朋友。我必須強調,侵略行為並非必然存在於自閉症患者身上,它的出現亦有不同的原因,但退後一萬步簡單地理解,這些行為很可能是他們表達需要的方法。 有研究顯示,自閉症患者的情緒社交問題是因為他們不能有效地理解及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
3月2日1 分鐘【汪醫生精神健康專欄】疫症下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的生活最近讀了一篇2021年關於疫症下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在家生活情況的文章(Kaya Kara et al., 2021)。研究發現受訪患者的家長認為當兒童留在家中的時間增加後,花在使用電子產品及遊戲的時間增加,同時間放在社交、音樂、手工、視藝、家務及自理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