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搜尋


【思覺失調】長效針劑配合家人支援 提升療效助控制病情
根據近年本港調查推算,香港約有2.5%人口、即18萬人患思覺失調,當中大部分是20至30歲的年輕患者。[1,2] 倘若患者未能妥善處理病情,或可能令病情惡化及腦部功能受損。因此,為患者建立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案至為關鍵,包括醫療及情緒支援,助思覺失調患者走出陰霾。 思覺失調...

鄭珊醫生
6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ADHD】與其罰坐定定 不如容許跑跳放電!
ADHD學童表現活躍,無法安靜坐著,很多時被誤會為反叛、不聽指令。精神科專科醫生鄭珊表示,孩子多動源於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行為,是ADHD其中一種病徵。「他們經常遊魂、欠交功課欠帶文具;跑來跑去、沒法排隊,或者老師未叫他的名字,已急不及待大聲說出答案。」

鄭珊醫生
6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冒牌者症候群】你害怕被稱讚嗎?成功的恐懼者
你是否曾經感到自己不配擁有所取得的成就?或者,當被人贊揚時是否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是的話,你可能患上了「冒牌者症候群」!這種心理狀態讓人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常常覺得自己只是假扮成成功者,而內心卻隱藏著一種不安和恐懼。本文將深入探討冒牌者症候群的本質,揭開它背後的迷霧,...

鄭珊醫生
6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一人之境】一人之境原來會難受? 被孤獨感吞噬易成網癮或抑鬱
早年網絡熱傳「國際孤獨評分表」,讓人用以檢視孤獨級別。不過,獨自一人並不代表孤獨,孤獨是一種情緒狀態,即使身處人群中,孤獨感也可以湧上心頭。精神科專科鄭珊醫生表示:「若人無法承受這種孤獨感,容易會依賴網絡以尋找慰藉,甚至不能自拔,演變成網絡上癮;而無法排解孤獨感、自我價值較...

鄭珊醫生
6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拖延症】常常趕交作業很辛苦,不想再做死線戰士?
筆者要寫這篇介紹拖延症的文章拖了大概一個月,到了死線前兩天編輯追稿才開始動筆,由此可見拖延是一個多麽常見的現象。 什麼是拖延症 「拖延症」本身並不是精神疾病,拖延去做一件需要去做的事情是一個行爲,而這行爲要是在一個人身上經常發生,以致形成一個慣性的行爲模式(behaviou...

鄭珊醫生
6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季節性情感障礙】春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
最近氣溫回升、春暖花開,不禁讓人感覺朝氣勃勃、充滿生機與希望。可是,在這月初,四月一號的那天,正是巨星張國榮辭世22周年。一位曾經才華出衆、在舞臺發光發亮、爲人親和善良又不失幽默的明星,在那個春天選擇以殘酷的方式離開這世界,沒有帶走一片雲彩,卻在衆人心裏留下了厚重的陰雲。...

鄭珊醫生
6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愛情成癮】原來有「愛情成癮」一回事?精神科醫生解構固中原因!
相愛的人往往對對方有著一定的依戀,可以是情感上的、生活上的等等。近年來,「愛情成癮」(Love Addiction)一詞在西方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這現象被定義為對伴侶的過度情感依賴,背後有著複雜的心理機制。

鄭珊醫生
6月1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