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媒體訪問】青少年寧願搵不專業輔導?咩情況下要破壞保密協議?
近日,有人在Threads上提供「不專業輔導」服務,保證不報警、收費、遵守保密原則等。《低聲道》節目「心聲青道呼」請來臨床心理學家及HeartlineHK聯合創辦人分享對「不專業輔導」的看法,從求助者和義工角度分享輔導服務背後的倫理。 嘉賓: 梁重皿 Ming(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副主席[外務]) 王昌哲 Ernest(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榮譽秘書) 葉皓晴 Melody(Heartline HK聯合創辦人) 00:00 點解青少年抗拒同學校社工傾心事? 04:29對不專業輔導的看法 07:16 咩情況下要破壞保密協議? 08:00 Heartline HK會點做? 09:43 Heartline HK成立原因 10:44 求助途徑轉變:由面見、電話,轉為網上text? 18:28 Heartline HK義工如何面對危機? 21:23 非專業人士處理都可以負責任有效果 21:35 義工甚至專業人士亦會面對情緒 22:16 同AI傾心事嘅危機?

思健醫務中心
47false4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媒體訪問】發現自己有驚恐症?想求助可以搵邊個?抑鬱焦慮過來人親述求助經歷
面對沉重壓力,可能我們都曾經出現情緒狀況,但當我們察覺自己出現情況時,應該向誰求助?《低聲道》全新節目「心聲青道呼」請來曾有抑鬱焦慮過來人、關注學童自殺的學生,以及臨床心理學家分享求助建議和經歷,和大家一同尋找出路。 嘉賓: 梁重皿 Ming(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副主席[外務]) 王昌哲 Ernest(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榮譽秘書) 楊鎧彤 Heather(關注學童自殺學生聯席主席) Tommy(抑鬱焦慮過來人、大學生) 本視頻深入探討年輕人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時,從自我察覺、資訊搜尋,到實際求助的過程與障礙。內容結合了當事人Tommy的真實經歷與專業心理社工的分析,細緻說明不同精神健康專業的角色、求助途徑的複雜性及其背後的心理機制。此外,影片闡述了求助意願受到網路負面資訊、家庭及社交環境的影響,並提出具體的求助指導與團隊互動模式,對關心年輕精神健康的觀眾提供系統化且實務可行的參考。 00:00 - 05:00 從暈眩疑似驚恐症開始的求助歷程及困難 05:00 - 10:00 求助意願形成與挑戰:如何突破資訊過載與信任問題 10:00 - 1

思健醫務中心
21false5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媒體訪問】心盲症全面解析 知而不見的心盲症
2025年11月7日 【流行都市】知而不見的心盲症 呢集《流行都市》有臨床心理學家 王昌哲 上嚟講解心盲症嘅成因及病徵,以及會對日常生活產生乜嘢影響。 # 心盲症全面解析:認知特質、影響與應對策略 本片深入探討心盲症(Aphantasia)這一相對新穎的神經認知現象,通過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的專業對談,闡述心盲症的定義、譜系、多感官表現及其與自閉症的關聯性,並分析對日常生活、記憶及職業適應的具體影響。影片同時分享了診斷方法、情緒面影響及實用的補償技巧,對心盲症人士及關注認知多樣性的聽眾均具高度啟發價值。 ## [00:00 - 02:10] 心盲症概念介紹及譜系解析 ## [02:10 - 04:10] 心盲症的多感官影響及成因探究 ## [04:10 - 06:10] 心盲症與自閉症普惠障礙的關聯及日常生活影響 ## [06:10 - 08:15] 心盲症對記憶與工作適應的具體挑戰 ## [08:15 - 10:05] 心盲症對情緒及社交的影響與潛在保護作用 ## [10:05 - 11:40] 診斷與支持策略:不治療心盲症,重點在適

思健醫務中心
11月7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