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教師健康】先照顧好自己,才能守護學生
香港的老師們長期在高要求的教育制度下工作,面對繁重的教學、評核、行政和與家長的溝通,加上疫情後學生情緒問題日益嚴重,老師需要承擔的角色愈來愈多。根據香港教育局2021年一項有關教師身心健康的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教師認為自身壓力水平偏高(教育局,2021)。而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亦指出,超過三分之一的在職教師曾出現焦慮或抑鬱徵狀(CUHK, 2020)。在這樣的背景下,老師的心理健康不應被忽視。我們需要共同關心,也需要一些實用而可行的策略,讓老師能在壓力中找到喘息的空間。 先問問自己:我最近還好嗎? 如果你最近有以下情況,請多關注自己是否承受長期壓力: 情緒方面 :容易煩躁、對教學失去熱情、感到無力或提不起勁 身體方面 :經常失眠、頭痛、胃不適、持續疲倦 思考方面 :常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或出現「我做得不夠好」、「學生根本不理我」等負面想法 這些都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的正常反應。所以請你給自己一點空間,理解自己的感受。 讓自己先好起來,教學才可持續 設立「情緒緩衝區」: 香港教師的工時長、責任重,要找到放鬆的空間並不容易。但

汪嘉佑醫生
8月4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