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理專欄】由「Never Enough 永不滿足」到「Good Enough 足夠好」 高成就者的心理成長

已更新:8小时前

由「Never Enough 永不滿足」到「Good Enough 足夠好」——高成就者的心理成長

上一篇談到,高成就者( High Achiever)不停追求achievement,起初確實帶來成效,成績與掌聲伴隨成長。但我們又是否發現,這種追逐其實是雙面刃——獲得了短暫成就,但長期付出了巨大的情緒代價?如何走出這個無限loop?心理學家有什麼方法幫助你重整步伐?


成功的回報與「成就陷阱」

每一位高成就者心中,都有不少成功時刻——考試拿高分、職場晉升、被稱讚。這些經驗刺激大腦的獎勵區域,每次被肯定後,便更想追逐下一個目標。慢慢地,你的內心深信:「繼續追,才有價值」。


這曾經是你的生存策略,童年階段幫你應付家庭、學校的高要求,取得肯定。但心理學家觀察到,若只用「Achievement」來證明自己,只會陷入「永遠未夠好」的循環。成功以外的部分,被忽略甚至壓抑,令自我價值變得狹窄,也難以從日常小事、生活細節中獲得快樂。


今時今日,我們可以有新選擇


人長大了,能力、資源、情緒調節力其實早已提升。例如,解難能力、人際網絡、自我照顧的技巧,其實遠比童年好很多。這時候,若只繼續依賴單一的策略,反而會窒礙你更全面的人生發展, 及附上情緒上的代價。


在追求achievement的同時,也需要問問自己,內心有沒有足夠空間安放壓力、擔憂和孤單?不停「上進」很易令人變得焦慮不安,甚至對一切失去興趣。長遠可導致慢性壓力、情緒低落,甚至burnout 和身心健康問題。


心理學家的自我成長建議


擴闊自我價值來源: 嘗試欣賞自己在人際關係、生活態度、情感表達、創意、好奇心、堅毅等領域的努力與成就。不要局限於外在認可,練習自我同理與溫柔,與內心的軟弱與害怕同在,與內心嚴厲批評者好好對話。


  • 反思目標設定: 由一味追求最好,轉向細分目標、每次進步都值得自我肯定。嘗試記錄每一個努力的小步驟,並給予自己讚賞。

  • 尋求專業支持: 如果覺得壓力或情緒困擾已超出自己調節範圍,不妨諮詢心理專業人員,讓我們陪伴你重新認識自己。

  • 學習如何「足夠好」: 願意感謝過去幫助過自己的策略,同時允許自己在成長後擁有更多選擇。即使你認為自己仍然有進步的空間,但 「 追求更卓越」is optional, 今天的你其實已經Good Enough了。


願你享受成就之外,也懂得為自己而活, 不管是直路還是彎路, 都有沿途風光。



✍🏻撰文: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吳雁詞博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