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搜尋


人人機不離手,過度電子產品使用到底有幾「傷腦」?淺談遊戲障礙症﹗
去餐廳食飯,成日都見到一家人坐一臺,每個人都望住自己部手機。現代人十個十個都有某程度的手機依賴,那麽從精神健康來説,這會有什麽後果或不良現象呢? 電子產品 對 青少年發展中大腦的影響 《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於六月刊登了一份最新研究1,顯示成癮性的電子產品使用模式,包括強迫性地瀏覽社群媒體、玩遊戲或查看手機,可能比總螢幕使用時間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危害更大。 該研究追蹤訪問了超過四千名平均年齡為10 歲的兒童四年,評估他們對社交媒體、手機和電玩遊戲的成癮性使用情況,包括強迫性習慣、不使用這些平台時的困擾感,以及嘗試減少使用的挫敗經歷。他們發現,近三分一的參與者從11歲開始,對社群媒體或手機呈現出成癮性使用程度增加的軌跡。對社交媒體和電玩有高度成癮性使用的青少年,報告了更多的內化症狀(如憂鬱、焦慮)或外化症狀(如攻擊性和破壞規則行為)。更不得忽視的是,成癮使用跡象與自殺念頭與行爲有著密切關係。此外,有趣的發現是,基線的總螢幕時間與任何自殺相關或精神健康結果之間均無顯著相關性。 青春期本就是容易產生成癮行為的高風險時期,而尚未有自制力的青少年尤其

鄭珊醫生
10月2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新城財經台】情緒導航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與康復
思覺失調症嘅治療同康復,其實係個充滿希望嘅旅程!雖然呢種狀況可能會帶來挑戰,但透過合適嘅治療同支持,包括藥物、心理治療以及社會支持等,都有助改善生活質素,重拾生活平衡。 主持可宜會請嚟專科醫生 鄭珊醫生 ,於「情緒導航」環節,討論有關思覺失調症嘅知識,一齊學習、增進理解,令...

鄭珊醫生
9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新城知訊台】可連天下父母心 點先係抑鬱警號?
青春期子女唔聽話、惡言相向,令父母失望、自責、甚至懷疑自己係咪失敗。有時一時情緒失控,鬧完又後悔,無力感日日累積,心情越嚟越沉重。 💥 焦慮、抑鬱會「傳染」畀下一代? 👨👩👧👦 青少年抑鬱同父母有冇關係? 🧠 家庭治療可以點樣幫助? 👧...

鄭珊醫生
9月2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焦慮症】明星歌手也是人 也會出現情緒病!醫生和你解構焦慮症!
明星歌手也是人!其實,擔心和焦慮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緒反應。適當的擔心和焦慮有助於我們計劃將來、未雨綢繆,為未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但如果長期活在焦慮之中,而且影響到正常生活,就要警惕了。這次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都市人常見的焦慮症種類、成因與治療。 四大焦慮症 核心特徵 都市誘因...

鄭珊醫生
8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新城財經台】2024年7月 青少年情緒大檢閱
青少年情緒大檢閱 新城財經台 播出日期﹕2024年7月9日

鄭珊醫生
8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TVB《最強生命綫》】2024年7月 季節性情感障礙症
【TVB《最強生命綫》】2024年7月 - 季節性情感障礙症 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是指重複地在某個季節才出現的情緒病。抑鬱症一般在寒冷氣候的冬天病發率比較高,和日照時間縮短有關...

鄭珊醫生
8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TVB《流行都市》】2024年2月 行屍症
行屍症 「行屍症」呢個名聽落嚇死人,其實係一種較為罕見嘅精神疾病,今集《流行都市》請嚟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珊 上嚟講解行屍症嘅徵狀及成因,並細說治療詳情及保持精神健康嘅貼士 節目﹕《流行都市》 播出日期﹕2024年3月7日

鄭珊醫生
8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健康旦】2024年1月 情緒問題Q&A 同大家解決情緒問題
今集請嚟精神科專科 鄭珊醫生 解答關於情緒的問題!

鄭珊醫生
8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TVB《流行都市》】2023年10月 都市女性減壓之道
都市女性減壓之道 都市女性壓力大,有數據表示女士受情緒困擾嘅比例比男士高,如果持續受壓,要點處理?今集《流行都市》請嚟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珊 分析都市女性嘅壓力來源,並講解點樣舒緩壓力,減少患上抑鬱症嘅風險。 節目﹕《流行都市》 播出日期﹕2023年10月19日

鄭珊醫生
8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另類療法】海洋療法(Thalassotherapy)、森林浴(Shinrin-yoku)
夏天到了,正在計劃一趟出走嗎?不妨考慮一下去海邊或森林,原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多接觸大自然環境對我們的情緒健康有莫大的正面影響。海洋療法(Thalassotherapy)和森林浴(Forest Bathing,日文”Shinrin-yoku”)屬於另類或自然療法,被廣泛認為對...

鄭珊醫生
7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孤獨病】長期處於孤獨狀態容易過早死亡!?
你喜歡群體活動還是獨自一人?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感到孤獨嗎?《 美國國家衛生院 》(NIH)曾對超過200萬名成年人做研究,發現孤獨和死亡之間有著關聯;並指和不孤獨的人相比,孤獨的人過早死亡的可能性高出32%。孤獨病的威力究竟有多大?長期感到孤獨的後果又是什麼?繼續閱讀了解精神...

鄭珊醫生
7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思覺失調】長效針劑配合家人支援 提升療效助控制病情
根據近年本港調查推算,香港約有2.5%人口、即18萬人患思覺失調,當中大部分是20至30歲的年輕患者。[1,2] 倘若患者未能妥善處理病情,或可能令病情惡化及腦部功能受損。因此,為患者建立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案至為關鍵,包括醫療及情緒支援,助思覺失調患者走出陰霾。 思覺失調...

鄭珊醫生
6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