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靈健康,才是晚年真正的幸福

心靈健康,才是晚年真正的幸福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心理健康對長者的生活質素有着決定性的影響。許多人以為年老後,身體健康才是首要關注,其實,心靈的健康與身體同樣重要,甚至能影響康復速度與壽命。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臨床上,我常見到因情緒低落而導致慢性病惡化的長者。例如,一位患有高血壓的病人,在喪偶後陷入抑鬱,血壓控制變得困難。當我們透過輔導和藥物幫助他走出情緒低谷後,血壓才逐漸穩定。這正顯示了心理與生理的互相影響。


長者常面對的心理挑戰


隨着年齡增長,長者可能面臨多重壓力:摯愛離世、身體機能退化、經濟壓力、社交圈縮小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引發孤獨、焦慮或抑鬱。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情緒困擾會逐漸侵蝕生活的樂趣,甚至影響自理能力。



維持心理健康的關鍵

  1. 保持社交: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或興趣班,與朋友、家人保持聯繫,減少孤立感。

  2. 尋求專業支援:若情緒低落持續超過兩星期,或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意志消沉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3. 培養興趣:透過繪畫、園藝、音樂等活動獲得成就感,刺激大腦活力。

  4. 家人關懷:家屬的陪伴與傾聽,是長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柱。



社會的責任

心理健康不只是個人問題,更是社會責任。社區應提供更多心理健康服務與資源,讓長者容易獲得幫助。同時,社會大眾也應破除「談心理問題等於軟弱」的偏見,鼓勵長者勇敢表達感受。


作為精神科醫生,我想提醒大家:心理健康不是奢侈品,而是基本需要。重視長者心理健康,就是為他們的晚年加添尊嚴、活力與幸福感。


✍🏻撰文:精神科專科醫生 汪嘉佑醫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