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自閉症與運動抽動的交集

自閉症與運動抽動的交集


筆者最近在臨床觀察到一些患有高功能自閉症譜系障礙(HFASD;前稱亞氏保加症)的青少年突然出現運動抽動(motor tics)的情況。這些個案均無家族病史,身體檢查正常,細問後發現多數由學業壓力及人際關係問題引發。運動抽動是指不自主、突發且快速的肌肉動作,例如眨眼、聳肩、下顎拉伸或搖頭。運動抽動在ASD的青少年中相對常見,不同研究的盛行率估計介乎9%至18%之間,甚至更高。這些抽動不同於重複性的「刻板行為」或「刺激行為」,前者是突發性的,而後者通常更有節奏。


ASD與運動抽動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環境和心理因素在抽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學業壓力、同儕關係或家庭期望可能令青少年感到焦慮,而壓力是抽動的主要觸發因素之一。此外,ASD青少年常有感官處理問題,過多的聲音、光線或人際互動可能加劇社交負荷及神經系統的負擔,間接促使抽動出現。雖然遺傳因素在抽動症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如開頭所述,部分患者無家族病史,顯示環境壓力在誘發抽動中的關鍵作用。


家長可透過細心觀察、減輕壓力及尋求專業支援,能有效幫助ASD青少年管理運動抽動,提升生活質素。關愛與接納至關重要,家長應避免批評孩子的運動抽動或責怪他們無法控制,因這些動作屬不自主行為。家長可記錄抽動的頻率、持續時間及誘因,例如是否在考試前或與同學衝突後發生,這些資料有助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或神經科醫生提供精 準診斷和個人化治療方案。為孩子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如固定作息和安靜的學習環境, 避免過高的學業期望,並鼓勵孩子以適當方式表達情緒。心理治療方面,習慣逆轉訓練 (Habit reversal training)和認知行為療法能有效管理與焦慮或壓力相關的抽動。ASD青少年常因社交困難感到壓力,抽動可能加劇社交障礙,家長可安排社交技能訓練,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減少人際壓力誘發的抽動。


✍🏻撰文: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黃珮詩

📣媒體發佈:晴報 心晴百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