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心理醫生 】「你好,我想預約心理醫生…」一文了解精神科醫生與臨床心理學家的分別
「你好,我想預約心理醫生…」這是診所經常會接到的查詢。 電視劇集不時會出現心理醫生這樣的角色,但現實是沒有心理醫生這個職業的﹗一般情況下大家所說的「心理醫生」,通常是指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以前者較多。不過,因應求診者或家屬的接受程度,以「心理醫生」、「心理科醫生」、「情緒病醫生」等名稱來稱呼精神科醫生,亦是無傷大雅的。 為何有「心理醫生」這個說法? 「心理醫生」一詞可能源於對心理健康專業的通俗理解。在日常用語中,公眾可能用「心理醫生」來形容任何處理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士,但這容易造成混淆,因為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的角色、訓練和執業範圍有明顯不同。 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有甚麽分別? 教育背景與專業資格 精神科醫生:是接受過完整醫學訓練的註冊醫生(MBBS 或同等學歷),並在完成醫學學位後專修精神科,取得相關專科資格(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他們是醫療人員,受香港醫務委員會監管,具備處方藥物及診斷疾病的資格。如病人因病情不能工作,精神科醫生亦可以安排病假證明讓求診者可以作適度休息。 心理學家:通常擁有心理學學士學位,並進一步取得臨床心理學碩

張正平醫生
8月2日


【講座 】精神醫學的科學與實踐
講座題目﹕精神醫學的科學與實踐 日期﹕2025.7.30 地點﹕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講者﹕ 張正平醫生

張正平醫生
7月30日


【媒體訪問】我想身體健康 兒童什麼情況下需要去測試ADHD?
# 了解兒童專注力問題:ADHD的檢查與測試全程解析 本影片深入介紹兒童常見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相關症狀及診斷流程。內容詳盡說明ADHD的三大核心症狀,包括過度活躍、衝動行為及注意力不集中,並透過實際測試示範,呈現專注力測驗如何反映孩子的行為表現。影片同時著重診斷必須觀察症狀持續時間與多場域呈現的必要性,提供家長具體判斷何時應尋求醫療協助的依據。最後由真實確診小朋友的測試案例,讓觀眾更貼近ADHD治療與管理的實際情況,強調及早識別與正視的重要性。 ## [00:04 - 01:36] ADHD基本認識與症狀識別指標 ## [01:36 - 03:01] 專注力測試示範與行為觀察 ## [03:01 - 03:47] 專注力測試結果分析與症狀趨勢 ## [03:47 - 04:39] ADHD測試功能與確診後的管理意義 ## [04:39 - 04:43] 結語與呼籲及早求醫

思健醫務中心
7月28日


【精神科實用資訊】情緒病可以靠驗血檢查血清素水平來確診嗎?
「 醫生,可唔可以驗下血清素,睇下身體係咪真係唔夠? 」 「 醫生,食左一排藥之後,可唔可以驗下血清素,睇下係咪已經足夠? 」 這是在診症室最常遇到的問題。目前,情緒病(如抑鬱症、焦慮症等)無法單靠抽血或檢測血清素(5-羥色胺,serotonin)水平來確診。 血清素水平與腦內活動的關係複雜。血清素主要在腦內的神經系統中發揮作用,但抽血只能測量血液中的血清素水平,這無法直接反映腦內血清素的濃度或功能。血液中的血清素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飲食、壓力、藥物等),與情緒病的病理機制未必直接相關。 另外,情緒病涉及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外在壓力、心理因素、神經傳遞物質失衡等等),單一檢查無法全面反映病況。情緒病的診斷目前主要依賴臨床評估,包括患者的症狀、病史及心理狀態。雖然血清素系統與情緒病有關,但現時醫學界尚未找到可靠的生物標記(biomarker),可以通過簡單的血液檢查來確診情緒病。 抽血檢查有時會用於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類似症狀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維生素D缺乏等),但這些檢查並非用來直接診斷情緒病。現階段,情緒病仍不能單靠抽血驗血清素來診斷,確診

張正平醫生
7月21日


【ASD】如何評估自閉症的嚴重程度
「我想知道小朋友既自閉症有幾嚴重?」 「我想睇下小朋友既自閉症去唔去到嚴重程度?」 中心不時會收到這類查詢,主要作申請 保險索賠用途 。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影響個體的社交互動、溝通能力以及行為模式。自閉症的表現形式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從輕度影響到需要長期支持的嚴重症狀皆有。 自閉症的診斷框架 自閉症的診斷通常基於國際通用的診斷標準,例如《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根據DSM-5,自閉症的診斷需滿足以下核心特徵: 社交溝通障礙:包括難以進行雙向社交互動、理解非語言溝通(如眼神接觸、面部表情),或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 固執、限制性、重複性行為模式:如刻板行為、固執於特定興趣、對環境變化過度敏感或缺乏適應能力。 症狀早發:症狀通常在兒童早期(通常2-3歲前)顯現,儘管部分輕度病例可能在後期才被發現。 功能影響:這些症狀對日常生活、學習或工作造成顯著影響。 自閉症嚴重程度 在評估自閉症嚴重程度時,醫生會根據症狀的嚴重性、對日常生活功能的影響以及個體所需的支

張正平醫生
7月17日


【經前不悅症(PMDD)】撕掉「公主病」標籤,正視女性的情緒風暴
「醫生,我每個月嗰幾日,真系覺得自己痴咗線…」 「明明平時好地地,但月經前一周突然覺得人生好絕望,喊到收唔到聲...」 她們描述的並非普通經前不適,而是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一種被低估的情感障礙。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 是一種與月經週期相關的嚴重情緒及身體症狀綜合症,影響約3-8%的成年女性。與一般的經前症候群(PMS)相比,PMDD的症狀更為嚴重,可能顯著干擾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際關係。 甚麼是經前不悅症(PMDD)? PMDD是一種與月經週期相關的疾病,通常在月經來潮前的1-2週(黃體期)出現明顯的情緒和身體症狀,並在月經開始後數天內迅速緩解。這些嚴重到影響患者的社交功能、職場表現及心理健康。與PMS不同,PMDD的情緒症狀更為突出,且通常需要專業醫療介入。 PMDD 有哪些症狀? 經前不悅症有明確生理時鐘: 月經周期階段 PMDD 症狀是否出現? 典型症狀舉例 排卵后-經前1-2周(黃體期後期) ✅ 猛烈爆

張正平醫生
7月14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