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家人如何支持ADHD小朋友?3方面配合訓練及治療
- 汪嘉佑醫生
- 7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7月31日

家庭有著照顧者及同行者的角色,他們可以運用以下幾個關鍵原則來支持他們的ADHD(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小朋友。
提供穩定的環境:父母應該制定明確的規則和期望,並提供合理而簡單的解釋。保持有規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家庭作業和課外活動的安排。
建立權威式管教方式:家庭應該從獨裁控制或放任的模式轉向更加權威並互信的方式。將問題區分為可協商和不可協商的,並與青少年溝通,讓他們參與可協商問題的決策過程。
提供即時反饋和後果:家庭應該對青少年的行為給予更直接的反饋和即時後果,提高反饋的頻率,採用更有力的後果措施。同時優先使用獎勵,再考慮懲罰。
維護良好溝通:家庭成員間應保持良好溝通,家長主動監控青少年在家庭外的行為,不要將青少年的問題或疾病個人化。
給予情感支持:鼓勵他們發展自身優勢,保持寬容和體諒,積極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最後,恆常地維繫以上的做法,令小孩能建立合適的界線及對父母行為反應的期望。
家庭應該如何配合醫療專業人士共同管理ADHD?
家人可以安排患者會面醫療專業人士進行藥物及行為治療以控制調節症狀,表現接納和支持患者接受治療及訓練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見而受研究支持的訓練/治療:
社交技能訓練 (Social Skills Training, SST):針對 ADHD 患者的認知行為和情感因素對社交功能的影響。
憤怒管理訓練 (Anger Management Training, AMT):AMT 旨在通過教育青少年識別內外部的憤怒線索,並學習非攻擊性的問題解決方法,來降低攻擊行為。與藥物治療、行為干預或自我控制訓練相結合,對 ADHD 青少年有一定療效。
靜觀冥想 (Mindfulness Meditation, MM):與 ADHD 青少年的注意力、ADHD 症狀、焦慮、抑鬱、行為問題和同伴關係等方面的改善相關。
✍🏻撰文:精神科專科醫生 汪嘉佑醫生
推薦閱讀﹕ADHD的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