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醫生專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藥物與心理治療的雙重助力

已更新:9小时前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藥物與心理治療的雙重助力

很多人以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只會發生在經歷戰爭或大型災難的人身上,但其實任何人都可能在經歷嚴重事件後出現這種情況。無論是交通意外、突然失去摯愛,甚至重大的醫療經歷,都可能令我們在事後持續感到驚恐、焦慮或失眠。若這些反應一直影響生活和情緒,便可能是PTSD的徵兆(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PTSD的主要症狀包括:

● 反覆出現與創傷有關的畫面或夢境

● 情緒緊張

● 容易受到驚嚇

● 刻意避免想起創傷的情境


這並不是「心理質素差」,而是我們的腦在面對極大壓力後出現了過度警覺的反應。幸好,PTSD是可以治療的,專業支援能讓人一步步走出陰霾。


在治療PTSD的過程中,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常常一起進行。藥物方面,臨床上常用抗抑鬱藥,特別是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以及米氮平(Mirtazapine),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都對紓緩病情十分有效。它們能協助穩定情緒、改善焦慮和睡眠狀況。當然,藥物選擇應由醫生根據個別情況評估,不應自行購買或停藥!


至於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BT)是最常見的方法之一。CBT能幫助患者理解創傷後所產生的負面想法,並重新學習如何與這些念頭相處。透過安全地面對與創傷相關的情境與感受,患者漸漸能恢復對生活的掌控感(Watts et al., 2013)。


另一種近年越來越受關注的方法是眼動減敏重組治療 (EMDR)。在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引導患者回想創傷事件,同時進行雙眼的左右移動。這些眼動能刺激您大腦處理資訊的系統,幫助大腦「重新整理」創傷記憶。研究顯示,EMDR的治療效果與CBT相若(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治療PTSD最重要的是——不要獨自面對。若你懷疑自己正經歷創傷壓力,尋求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的幫助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雖然康復可能需要時間,但透過專業療程、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絕大多數人都能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與生活的希望。



References: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What is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ptsd

● Watts, B. V., Schnurr, P. P., Mayo, L., Young-Xu, Y., Weeks, W. B., & Friedman, M. J. (2013).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4(6), e541–e550. [Open Access PMC link available]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ditions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stress. Geneva: WHO.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