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冠系列】長期抗疫令人焦慮 精神科醫生拆解症狀+5招舒緩貼士

已更新:2021年9月28日




【新冠肺炎/焦慮症/情緒問題】新冠肺炎持續逾1年仍反覆未停,長期抗疫令不少人港人變得焦慮不安,甚至對情緒帶來負面影響。精神科專科張正平醫生接受《Gofever高燒》訪問時表示,去年起多了市民因為情緒問題而求診,當中大部分與疫情有關,他分享有個案因為擔心受感染,完全不敢與他人交談,甚至長時間留在家中,最後確診患上焦慮症。究竟焦慮症有甚麼症狀?生活上一些不自覺的小習慣又是否能反映焦慮情況?張醫生以下將為大家逐一拆解,並分享5招方法舒緩焦慮問題。


不少求診者因疫情影響情緒!曾有個案因隔離生活變得焦慮


張正平醫生表示,因為情緒問題而求診的個案在疫情開始後有所增加。他分享,有一名患者居住在慈雲山,當時慈雲山正出現了小型爆發,令患者十分緊張,擔心外出容易受感染,「佢除咗返工之外所有時間都會留喺屋企,就算返工都全程唔敢同同事交談,以前比較健談,但依家甚至連食飯都會躲藏一邊自己食,一收工就急急腳返屋企。」最後患者身體開始出現問題,包括失眠、心口不適、頭暈頭痛等等,求診後證實患有焦慮症,目前經治療後情況漸趨穩定。


張醫生續指,亦有患者獨自經歷完隔離生活後開始出現焦慮問題,「喺隔離房間內佢開始變得心神不靈、好緊張,特別係隔離期間當局經常有好多電話打嚟查詢情況,令到佢一聽到電話就好緊張。」即使隔離生活完畢,患者焦慮情緒仍然持續,甚至出現失眠問題,最後需要尋求治療。張醫生稱,曾有不少患者因為長期接收過量疫情資訊,令情緒開始受疫情影響,「當疫情嚴重時,就會愈緊張同埋容易失眠,成日擔心自己會中招、甚至驚傳染埋屋企人!」


醫生解構焦慮症症狀!甚麼時候需要求醫?


到底甚麼是焦慮症?張醫生解釋,每個人遇到有威脅或危險的時候,都會出現焦慮的反應,這個反應本身有助於我們遠離危機。但如果當危機經已解除,大家仍然處於異常緊張或焦慮的狀態,甚至因此影響了日常生活,那便有可能患上了焦慮症。至於甚麼時候需要求醫?張醫生指如果患者焦慮問題持續,開始出現生理症狀,並已嚴重影響生活,應盡早求診,治療效果會較為理想。


焦慮症症狀主要可以分為3部分,首先是患者經常感到焦慮及坐立不安,時常對生活事情感到困擾及提心吊膽,擔心有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持續的焦慮情緒亦會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引致出現不同的生理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心口不適、頭痛頭暈、手腳麻痺、手震腳震、手心出汗、肚痛胃痛等等。最後是心理上的症狀,由於焦慮症患者長期處於高度警惕狀態,令他們對外界刺激變得十分敏感、容易受驚及過度反應。


部分人緊張時會不自覺咬手指,是否代表出現焦慮問題?


張醫生解釋,導致人不自覺地出現咬手指動作主要有兩大原因,其是人在無聊時會不自覺地作出一些慣性小動作,包括咬手指。其二,是當人處於十分緊張的狀態時,透過咬手指等動作,可以轉移注意力,從而減少焦慮情況。他建議,當家長見到小朋友出現咬手指動作時,先不要指罵及批評,「反而應好好了解佢哋咬手指原因,係咪發生咩事令佢哋焦慮或者緊張,定係因為無聊先咬手指,之後再慢慢解釋返咬手指係一個唔好嘅習慣。」


疫情反覆焦慮感覺好難停?精神科醫生分享5招舒緩焦慮方法


面對疫情反覆未停,張醫生建議大家盡量不要花太多時間跟進疫情資訊,並將時間放於其他地方,包括保持適量社交活動,「就算唔可以約朋友外出食飯,最低限度大家可以保持電話聯絡,互相關心,俾返正能量大家。」他亦鼓勵大家保持適量外出及適量運動時間,例如在有充足保護措施下,外出散步,對情緒有正面幫助。


最後,張醫生建議大家可以多做鬆弛及放鬆練習,包括深呼吸練習、冥想及靜觀練習等等,以幫助情緒穩定,「唔係緊張時先做放鬆練習,而係平時唔太緊張都盡量做多啲放鬆練習,令自己可以長期處於冷靜平穩狀態,就算突然有外來衝擊,身心對於焦慮嘅反應機會相對地減少。」



撰文:精神科專科 張正平醫生

蛋の圖片設計:小C子


資料來源:《香港01》


相關文章﹕







147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