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網誌及最新分享
搜尋


Dr.東:每7個港人1個抑鬱 醫生:情緒病已成香港都市病
都市人生活壓力沉重,有統計指本港每7人便有1人患情緒病,社會對這類患者有不少負面標籤,如抗壓能力低、凡事鑽牛角尖等才會患病,但精神科專科醫生分析指,真實情況正正相反,情緒病患者患病原因較常見是責任感強、對自己要求高,甚至因有未雨綢繆的性格而憂慮未來致患病。除了上述情況外,亦有患者是因為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去平衡所致。由於情緒病在香港十分普遍,甚至逐漸成為都市病,呼籲社會減少標籤,鼓勵患者勿諱疾忌醫。 統計發現,情緒病患者中只有3分1人會主動求醫,造成延誤治療等問題。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正平指出,情緒病患者主要有三個特徵:一,個人責任感強,任何事都想自己解決,甚至過度地想幫別人解決問題;二,對自己要求很高,甚至帶點偏執,例如一般人認為100分和95分都屬高分,但完美主義者卻硬性要求自己取得100分,且要求不能出錯,因而造成心理壓力很大;三是性格容易感到緊張,經常思考長遠的計劃,張稱,這類型的患者好聽一點可說是未雨綢繆,相反則思考未來比較多災難事情發生。 張續說,以上種種性格都是好事,但需要談及影響生活的程度。而個人性格與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假設父母要求高,

思健醫務中心
10月10日


心靈健康,才是晚年真正的幸福
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我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心理健康對長者的生活質素有着決定性的影響。許多人以為年老後,身體健康才是首要關注,其實,心靈的健康與身體同樣重要,甚至能影響康復速度與壽命。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臨床上,我常見到因情緒低落而導致慢性病惡化的長者。例如,...

汪嘉佑醫生
10月7日


家長如何與青少年子女有效溝通
很快今個學年開學已經一個月,過了兩個月的暑假,有學生輕鬆了,亦有學生與家長相處時間多了而出現磨擦,然而,經過一個月的適應後又開始感受到大家又進入如火如茶的學習生活。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中 變化最劇烈的時期之一 。 身體快速成長 、 思想日益獨立...

汪嘉佑醫生
10月7日


調節腸道微生態 穩定情緒減輕濕疹來源
小朋友患上濕疹,成因或與遺傳及環境有關。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皮膚疾病與心理疾病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濕疹既會影響情緒,情緒惡化亦會影響到濕疹病情,關係是相向的。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如果家長能夠從多方面改善子女情緒,輔以均衡飲食,調節腸道微生態,就能有效避免情緒與濕疹相互影響的...

汪嘉佑醫生
10月7日


是不禮貌、語言發展遲緩還是選擇性沉默?一文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是一種相對罕見但值得關注的焦慮障礙。它常見於兒童期,患者在特定情境下無法開口說話,卻在熟悉的環境中能正常溝通。這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社交,還可能導致家庭壓力。 甚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張正平醫生
9月28日


【新城財經台】情緒導航 思覺失調症的治療與康復
思覺失調症嘅治療同康復,其實係個充滿希望嘅旅程!雖然呢種狀況可能會帶來挑戰,但透過合適嘅治療同支持,包括藥物、心理治療以及社會支持等,都有助改善生活質素,重拾生活平衡。 主持可宜會請嚟專科醫生 鄭珊醫生 ,於「情緒導航」環節,討論有關思覺失調症嘅知識,一齊學習、增進理解,令我哋嘅社區更加和諧! ======================= 「情緒導航」環節 日期:逢星期四 下午6:30

鄭珊醫生
9月26日


【新城知訊台】可連天下父母心 點先係抑鬱警號?
青春期子女唔聽話、惡言相向,令父母失望、自責、甚至懷疑自己係咪失敗。有時一時情緒失控,鬧完又後悔,無力感日日累積,心情越嚟越沉重。 💥 焦慮、抑鬱會「傳染」畀下一代? 👨👩👧👦 青少年抑鬱同父母有冇關係? 🧠 家庭治療可以點樣幫助? 👧 青少年視角:阿媽失業後情緒低落,成日話自己犧牲好多,令我DSE壓力更大,覺得長大一啲都唔好玩… 《可連天下父母心》探討香港家長嘅精神健康狀況,了解情緒點樣影響家庭氛圍、親子關係,甚至下一代嘅心理狀態。原來情緒真係會「傳染」! 👀今集由 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珊醫生 ,同大家講解!

鄭珊醫生
9月26日
bottom of page









